在开放的种植活动中探究与学习——以中班种植区活动探索为例

         摘要:种植活动是幼儿全程陪同植物生命生长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追随幼儿种植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兴趣点、发现的小秘密、小故事,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反复观察、不断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相适应的种植活动,不仅能真正为幼儿发展和主动学习服务,还能有效促使教师发现幼儿随时可能正在发生的学习,帮助教师对于幼儿生活教育有新的认识,形成梳理经验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关键词:开放  种植活动  探究  学习

前言: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虽然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对较少,但幼儿生活中的发展机会很多,开放的种植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更易于让他们接受。从探索“种什么”“怎么种”到“拔萝卜”“摘生菜”,从了解到动手操作,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种植活动中,教师挖掘出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丰富相关经验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整合家园资源,提供前提保障。

1.家长后援团出谋划策。

邀请种植经验丰富的家长作为后援团进行技术支持,根据季节特点,请教

家长罗列出当季本地适宜种植的植物,比如,秋季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冬季可以种什么?春季种什么……

2.征求幼儿种植意愿。

中班幼儿的种植重点是激发种植兴趣,所以种植前教师首先了解幼儿想种什么幼儿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答案五花八门,最终对照家长后援团给出的当季种植意见,通过幼儿举手表决的形式决定要种的内容。

3.种植前知识准备。

决定种植内容后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查找资料,寻找关于“种植需要准备些什么”“怎么种”的答案。探寻中幼儿发现原来种植不是一个撒下种子就能长出果实的简单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劳动。

二、循序渐进,开展种植活动。

1.传授经验,了解种植步骤。

幼儿的学习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每一个经验都是建立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原本很简单的种植前准备工作(松土,播种,浇水),在班级幼儿疑问、种植区实际情况和有经验家长们的提醒帮助下,生成了有效的清理杂物、丈量、铺路、选种子活动。幼儿在这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中,不仅耳濡目染了解了土壤对种植物的重要,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而且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去发现问题,不断带着问题建构新经验,使他们的经验自然地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不断生长和提升。

 

2.加强观察,关注蔬菜生长变化。

     观察是重点,但观察什么决定于幼儿。教师帮助幼儿分清植物的根茎叶、找到植物生长的秘密、看到蔬菜的变化。可是幼儿学习兴趣却是来自他们眼睛所关注到的兴趣点,所以教师创设机会,保证幼儿持续观察的时间,先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然后根据幼儿在养护过程中的兴趣点有目的的引导他们学习比较观察,逐步帮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变化和生长规律,从而建构相关经验,形成完整的认识。

    3.勤于管理,满足蔬菜生长需求。

      幼儿在养护萝卜时发现:为什么有的地方萝卜长的多,有的地方长的少?有的萝卜苗长得又高又粗,有的长得又细又小?带着这些问题请教奶奶,学习间苗:把叶子比较长的壮的留下,细小叶子、长的密的拔掉。萝卜之间的距离有小朋友拳头那么大就行,这样萝卜才能长得大。幼儿亲身实践了解了“间苗”的原因和方法,知道了播撒种子时要均匀,也可以间苗方式来补救,这样就可以让蔬菜吸收均衡的营养。

三、提炼经验,追随幼儿发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在设计种植活动时,年级组所有教师们通过审议,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集体进行,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进行,什么样的内容由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活动实施中,根据自己本班实际情况和幼儿不同的发展进程,针对本班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活动中,教师也有意识的注意控制集体活动的比重,减少全班集体性教学,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观察、自由交流机会,关注幼儿的行动与思维、关注幼儿的体验与感受,追随幼儿兴趣点,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1.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在每个植物课程实施前,教师会围绕活动核心目标,思考哪些目标适宜通过集体活动来完成,哪些目标适宜通过区域活动来完成哪些在日常活动的渗透中就可以实现,并在分析幼儿原有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目标,选择来自幼儿所关注的内容。

 幼儿对于每一点新发现都兴奋不已:萝卜根部露出了一个小小白白的萝卜,这么小的萝卜可以吃吗?是否成熟了呢?通过图片比较,幼儿明白成熟的萝卜叶子和萝卜都是大大的。当幼儿观察到可以收获,教师就会和幼儿、家长们约定时间,带上工具,一起去收获。既让幼儿享受到劳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够真实的了解到植物的成长的秘密。收获后,还会进行烹饪品尝。收获活动就是让幼儿品味到收获的成果的同时还能培养一个营养的饮食习惯。像青蒜、茼蒿,幼儿都嫌有味道,不爱吃。但是通过自己的种植、养护、收获、烹饪、品尝,幼儿就会接受乃至喜欢吃。

   2.班级活动相辅相成。

在蔬菜养护过程中,教师及时抓住契机跟踪观察,帮助幼儿共同建立对蔬菜的认知,并根据幼儿的疑问、关注点生成“如何养护蔬菜”、“萝卜的间苗”、“蔬菜过冬”活动。收获果实后,会根据种植目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分享、交流、探索活动,如“收获青蒜”“白萝卜成熟啦”“好吃的生菜”“有营养的茼蒿”,这些完全是幼儿在亲身实践种植活动中的兴趣点,是非常宝贵的。教师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角和心态,把自己从一个主动参与的引导者而退居其后,成为一个观察者,给予幼儿更多有力的帮助和进步。

3.家、园有机结合。

     初秋,虽然种植园地里的蔬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的,但还没有成熟。但幼儿对蔬菜的生长充满了好奇,对萝卜等结块状果实的蔬菜特别感兴趣,每次去菜地,萝卜都会成为幼儿们主动交流的话题。于是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了西江生态园的亲子游活动,让幼儿亲眼去看不同植物的生长方式、亲自去探寻植物的秘密、亲身去体验挖红薯、拔萝卜,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享受收获果实的快乐、激发探寻植物秘密的求知欲。西江生态园亲子活动,不仅拓展了植物课程内容,同时又为幼儿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互动、经验的提升提供了更开放、更广泛的平台。

   虽然冬风瑟瑟,但是幼儿对小菜地里绿油油的青菜、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白萝卜、亲手撒下的蚕豆充满了期待,同时他们也不约而同的产生疑问:天气这么冷,教师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蔬菜会不会冻死了呢?教师及时抓住契机,根据幼儿的疑问、关注点,在家长义工的积极参与指导下,开展了冬季蔬菜养护活动。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和温度,而且在幼儿亲自覆盖稻草、薄膜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了对冬季蔬菜养护的认知。

四、师幼共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幼儿在与种植区的互动中主动学习、自然成长。同时教师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者和共同的合作伙伴,教师的支持不只是关注问题的答案,更需要关注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教师注重把握生活中的每一次教育契机,关注真实的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真实问题,因时、因地、因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和选择活动内容,追求种植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切合不同时期幼儿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