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你学会观察孩子——读《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
啃读这本书是今年暑期的学习计划。对于我而言,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了解一下“怎样科学地观察儿童”、“观察儿童时应当注意什么”,以及“观察有哪些可靠的方法”和“观察的实用工具”。因为对于任何幼儿教师来说,“观察”几乎贯穿在幼教工作过程中的每分每秒。正因为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所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观察与评价的能力。平时虽然利用碎片时间看了不少关于儿童观察的网络推文,但是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又总会担心做法是否得当,评价有无片面。直至读了《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后,才惊讶于观察的背后竟然潜藏着这么多学问。正因如此,此书带给人醍醐灌顶般的悟感,而且“干货满满”,令人受益匪浅。以前也观察,不仅仅是有“观”,重点在“察”。然而,如若“观”不得法,也难有真正的“察”。即便是有“察”,也不过是主观上的判断而已。
在《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许多观察案例,可供我们参考。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观察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过去,我们在谈论(评价)儿童时,总是习惯性地为幼儿贴上标签。比如,某某很淘气,某某很爱哭,某某喜欢玩积木,某某特别生气……这些主观上的判断往往会让我们偏离了观察的方向。而这本书则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地描述儿童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记录儿童的行为更有利于读懂与回应儿童。这也让我想到了平时撰写的案例反思。在日常的案例反思当中,更多时候对事件的记录并不是很完整,缺少了很多关键因素。而描述性的语言也往往会带有主观臆断。
那么,要怎样对儿童实施观察?又要怎样进行记录,怎样写案例反思呢?笔者思考了如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自己观察的目的。为什么要对儿童实施观察?是为了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还是为了观察游戏材料投放得是否有效,或是为了观察某个活动区的游戏情况。当然,你或许有自己的目的。但是,前提一定是要有目的。即便是随机观察,也要心中有方向,一定不是随随便便地“观”。随随便便地“观”,只是漫无目的的“看”而已。
二是要让观察的工具随手可得。随身携带录音录像设备(更直观、便捷)、笔本等工具,并提前设计好记录用的表格,方便填写和后期的整理。其中表格的形式给了我新的启示,因为平时常常会出现儿童“哇”时刻的出现,等到想去捕捉时精彩瞬间转瞬即逝,又不能立刻停下手中的事务记录下来。如果有现成的表格,快速的记录下人物、地点和关键字的话也能十分方便地在后期复盘过程。
三是要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点滴细节是“察”的依据。细节包括儿童的对话、动作、表情,也包括他周遭的环境、人物,还包括其他潜在的因素,比如在某个突发行为前发生了什么,等等。
四是观察的过程中要找好自己的“站位”。这个“站位”不仅是观察者自身的位置,还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纯纯的观察者,还是仍要扮演参与者。在儿童行为过程中,我们是否要参与?有很多时候,我们应当在明确观察目的时就对要明确自己的“站位”。
五是要养成观察的习惯,也要养成整理记录的习惯。观察儿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观察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观察不是针对于要上交的那几篇案例反思而实施的固定行为,而应当是每天都发生、时时都发生的教育行为。有儿童,就要有观察。而每日的观察最好能够尽快整理成记录,否则时间久了,缺失的记忆便会让我们的观察失去原有的效力。笔者建议:先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简单记录;重要的对话一定要记录完整;当日事,当日毕。
六是要把写案例反思作为自己成长的阶梯。案例反思是观察记录后的总结提升。每一篇案例反思都饱含对教育行为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也是对自己教育实践经验的深度总结。每一篇案例反思都能够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日志,也能够成为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字素材(写论文的实践依据)。
仔细想想,其实在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间,对于初当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来说,观察宝贝的一举一动,倾听宝贝的呢喃细语,给孩子拍上一堆照片,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大部分父母说他们至少会“浪费”大半天时间在震惊于孩子今天会做些什么事情。我们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已然明白观察幼儿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观察,会让我们快乐地品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和记录,我深切感知到了孩子真实的需求,我越来越认同全书所倡导的:“我们要观察,我们要读懂与回应儿童”。相信有了转变、有了观察,教育将会成为一门追寻一种呵护生命胚芽的艺术,我们的呵护是阳光般的肯定,是理解后的保护,更是平等中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