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旅行——“三位一体”有效促进大班组“小小旅行家”社团活动的诞生与发展

内容摘要:

社团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园课程设置不仅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注重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好大一个家》主题活动是进入大班的第一个主题,也是最传统的主题。文章将从幼儿、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将“小小旅行家”社团活动的诞生与发展进行分享,以及阐述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自主性。

关键字:社团活动、自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课程理论思想:主张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解放幼儿的双眼、嘴巴、头脑、双手、时间的空间,达到幼儿有效的发展。

一、幼儿为主导创设社团活动

进入大班,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日益丰富,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有关家庭、家乡、祖国等概念慢慢在幼儿的头脑中萌生。《好大一个家》主题活动是进入大班的第一个主题,也是最传统的主题。在一次区域游戏中,二毛正在玩中国拼图,指着其中一个板块(上海)对可乐说:“我去过上海的,我舅舅在那边,我还看过东方明珠。”可乐回应二毛:“我去过三亚,那边可以潜水。”他们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他们“旅行”的话题。接连几天,孩子们的话题都是关于“旅行”,根据幼儿特点,结合幼儿兴趣,开展了“小小旅行家”社团活动。

对于开展社团活动,陈妍慧提出:“教师要做支持者,引导幼儿自主选择社团;教师要做引导者,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教师要做观察者,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1】

在社团活动开始前,教师在班级向幼儿介绍五个社团活动的名称、活动类型、活动内容供幼儿自主选择想要参加的社团。在自由讨论后,教师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下代表每个社团的标记,幼儿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贴在黑板上自主选择。

因为幼儿的自主选择,本次社团活动打破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模式,将大班年级组的幼儿分散到各个社团中,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创造了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

1、“小小旅行家”社团成立

经过各班教师与幼儿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小小旅行家”社团的人员参与。各班幼儿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了班级、姓名,社团活动由此开始。

2、设计标志

孩子们坐在一起,相互讨论着我们的社团活动;

“我们是小小旅行家了。”

“有那么多社团,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小小旅行家呢?”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标志”......

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中,“小小旅行家”社团第一个小任务诞生了——设计标志。孩子们自由分组,开始讨论并设计标志。二毛说:“旅行家会带着自己的旅行箱,我也要画一个旅行箱。”陈佳怡说:“旅行家会走到很多地方,我要画一些脚印。”果果说:“我去旅行的时候,导游会拿一面小红旗,看到这面旗子就知道是旅行团的人。”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他们设计好之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介绍自己的标志,参加评选,集体投票选择。

最终,陈佳怡的设计以最高票数中选,并采取了果果的建议,制作成小旗子的形式,最终成为“小小旅行家”的标志。

标志的设计由幼儿自主谈论、设计而成,教师在讨论中一直充当倾听者,给予幼儿建议与支持,提供幼儿完全自由的空间。幼儿园是儿童与教师共有的学习社区,应该赋予儿童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3、我们口号

前年的一封辞职信在网络上流行开来,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网络的发达,让幼儿园的孩子们都知道了这么一句的流行,结合幼儿想去的旅行地点,我们共同创造出“小小旅行家”的口号——中国在脚下,学习在途中,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教师引导促进社团发展
通过和孩子们每一次的讨论活动,我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所在,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创设了主题脉络活动,并有效地开展与实施活动。


1、第一次讨论——去哪旅行

创新的社团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但全新的活动也让我觉得有些棘手,去哪旅行呢?怎么旅行呢?这些问题在我的脑中盘旋。于是,我和幼儿共同讨论了这些问题,把问题抛给幼儿:“你们想去哪旅行呢?”

“北京、西安、上海、四川......”

孩子们把想去的地方立刻报了出来,回答中几乎快把中国的所有城市都说遍了。我又问:“你为什么想去这些地方?”

“因为北京有天安门,可以看升国旗。”

“四川有大熊猫。”

“上海有东方明珠。”

在和孩子们的对话中我发现,他们对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大好河山感兴趣。于是,我的心中也有了初步的旅行想法。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建立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的有效师幼互动。通过和孩子们的对话,使我有了灵感。

1.第一次旅行——中国之最
在第一次的旅行中,我将教室划分成了8个区域,打破了传统幼儿坐在椅子上教学的方式,带幼儿“走”起来,体验“旅行”的感觉。我拿着“小小旅行家”的旗帜,带着幼儿前往一个又一个景点,像导游一样,介绍着中国之最。

创新的活动方式,让每位幼儿都能紧跟教师的步伐,教师用幼儿能够听懂的语言介绍中国之最,如: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中国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等等。

第一次的旅行,是教师带着幼儿进行,在第一次旅行中,幼儿学习了“中国之最”的知识,了解了活动的形式。

1.第二次讨论——我们有疑问
在第一次旅行结束后,“小小旅行家”社团活动在幼儿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幼儿心中也对“中国之最”产生了好奇。

“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呢?”

“中国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能走路吗?”

“万里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黑瞎子岛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很多瞎子吗?”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我也不能一一解答,于是,我们坐在一起讨论着。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问题的答案呢?好好建议:我们一起上网找答案吧!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把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在纸上画下来,各自回家寻找答案,下一次的旅行,由他们来解答。

幼儿的问题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这个层面来说,幼儿参与了教学活动的设计。

1.第二次旅行——我们来解答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找到的答案,开始了第二次旅行。教师将旗帜交给他们,由他们来做“旅行家”由他们来介绍,教师就像主持人一样,邀请孩子上来介绍他们的答案。孩子们事前的准备也很丰富,和家长共同找了很多资料,有图片、文字,向大家解答。

从某个意义上说,儿童就是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儿童的兴趣、经验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推动着课程的发展,幼儿才是幼儿教育的主角。【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而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阶

段不仅要锻炼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勇敢表达的自信。在活动中幼儿自信、大胆,不仅解决了大家的疑问,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能力和表现力。

5、社团嘉年华活动

经过4次活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幼儿渐渐对“小小旅行家”社团活动有了一定了解——通过我们独特的“旅行”方式去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随着旅行的次数逐渐增多,幼儿对“大好河山”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到了汇报演出的时候了,“旅行家”又要怎么展示呢?于是,我和幼儿开始了最后一次的讨论。

(1)前期准备

我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我们可以怎么展示呢?”我向孩子们提出我的问题。这次,孩子们没有立刻畅所欲言,我也没有催促,耐心的等待他们的回答。不久,好好说出了她的想法:“我想打扮一下,穿漂亮的衣服。”二毛立刻出来反驳:“可是我们是旅行家,应该穿旅行家的衣服。”好好有点不开心,她的意见被反驳了,她问:“那旅行家穿什么衣服呢?”围绕着旅行家的穿着,我们一起讨论了很久,最终讨论出旅行家的装扮:

墨镜、帽子:外出旅行,太阳会很大,刺眼。

相机:可以随手拍下美丽的风景。

旅行箱:装自己的衣服,带纪念品和特产。

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

走秀的装扮讨论好了,接下来的活动怎么向爸爸妈妈展示汇报呢?糖果说:“我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最大的广场。”,朵朵问:“那爸爸妈妈们知道这些知识吗?”,我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但是不一定知道这些知识。”孙庆峰兴奋不已“那我们来一场pk赛吧!”,在谈话中,定下了“知识pk赛”这个环节。

我又继续提出我的问题:“可我们是小小旅行家,是要旅行的,这次爸爸妈妈也来参加了,可以带着他们一起旅行吗?”,小弟腼腆的笑着:“我和爸爸去过九寨沟,可以向大家介绍。”,徐楚瑜说:“可是这次,我想去上海旅行”。孩子们有不同的想法,我决定同时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自由选择:可以和爸爸妈妈共同介绍去旅行过的地方;还可带着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去其他地方“旅行”。决定之后,给孩子们发放了调查表,孩子们自由选择组队、分工,这一次的旅行,将会带上家长们一起,孩子们分配好任务之后,回家和家长一起搜寻资料,准备在活动中向大家展示。

在第一次填写调查表时,发现调查表的内容太多,分工不明确,幼儿的意见容出现分歧,于是我将调查表进行了改进。我根据幼儿第二次的调查表,发现他们对上海、北京以及家乡扬州感兴趣,在活动开始前,我制作了3块大展板,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景点、美食贴上了相对应的图片。家长们非常积极,他们搜集了许多展示的图片和视频,我将他们提供的图片、视频制作成ppt,在电视上播放,他们还带了许多特色美食,和大家分享。在活动前,我将教室里的桌椅、柜子全部靠边,将教室划分为两个区域:比拼区——家长和幼儿知识大比拼,亲子旅行介绍;旅行区——幼儿带领家长游览上海、北京、扬州,品尝特色美食。

在与幼儿的对话中读懂幼儿的需求和愿望。嘉年华活动的策划、商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幼儿站在了活动的中央,教师抛出问题后,由幼儿来解决,幼儿是活动真正的设计者,让他们来搭建活动舞台。

(2)嘉年华活动

嘉年华活动开始了!各个社团在幼儿园操场集中,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装扮、口号,介绍他们标志的含义,让家长对每个社团有初步的了解。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独特的展示,展示过后,各个社团回到自己的分会场,开展社团汇报。

回到分会场,“小小旅行家”的汇报活动正式开始。首先进行了中国知识大比拼,家长pk幼儿,结果显而易见,是幼儿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接着,亲子共同展示他们旅行过的地方,大山和妈妈还带上了卡通的熊猫头饰,增添了一份趣味。最后,幼儿带领家长们去北京、上海、扬州“旅行”,向家长们介绍这些城市著名的景点、特色的美食。汇报活动结束后,幼儿和家长们一起品尝美食,在“景点”面前拍照留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嘉年华活动圆满结束。

在建立社团初期,同时建立了微信社团群聊,将每一次的活动照片和家长进行分享,并且有需要家长配合工作时,也会在微信群中请求家长的配合。在嘉年华活动开始前,我将幼儿在社团里每一次活动的照片、记录、谈话制作成视频的方式给家长观看,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轨迹,这样的方式很受家长欢迎。在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在微信群中留言,赞叹活动的创新,认可老师的工作,感叹幼儿的变化。

只要观察和倾听幼儿,他们会告诉你需要怎样的课程活动;只要观察和倾听幼儿,他们会告诉你需要怎样教学方式。在《好大一个家》主题中,我们遵循幼儿的意见,开设社团活动并让幼儿自主选择社团,赋予幼儿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尊重、理解幼儿想法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白蕾、王玲.幼儿园社团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教育,2018,(32):18-19

【2】叶小红.儿童:永不退场的主角【J】.幼儿教育,2018(5):1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