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中班班本主题:景区里的美食广场实践探究
中班班本主题:景区里的美食广场实践探究
摘要:
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能够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助力幼儿走向优秀的人生。在研究如何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以幼儿园现有的环境资源优势“瘦西湖”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有机融合,通过实践探究的形式去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在“寻找美食店”、实践“参观体验”、学习“餐桌礼仪”、“节约粮食”等各个环节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意识、自主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对社会的观察了解。
关键词:景区;美食广场;中班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前言
(一)为何用景区里的美食广场促进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育回归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理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幼儿时期的教育要比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教育更加迫切需要与生活相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我园处于瘦西湖景点附近,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西北郊,是古老河道经人工改造而成。这里坡岸起伏,两岸垂柳,清流映带,亭榭溪塘,令人留连忘返。选择用景区里的美食广场促进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1.幼儿的学习是基于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当中的,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2.环境作为幼儿学习的隐性课程,瘦西湖的美好风景及人来人往的美食广场为幼儿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优势,无须耗费周章即可进行社会性探索实践。3.利用景区里的美食广场促进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够让幼儿园与家庭进行双向、合力教育,在幼儿园时,教师能够阻止幼儿集体参观、调查;幼儿回到家之后还可以将自己的问题与父母一起去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
(二)概念阐释
1.中班幼儿现阶段水平
中班幼儿的年龄在4-5岁,其发展水平为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识行为开始发展,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出现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发展。中班幼儿已经有明显的选择意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能够通过涂鸦的方式初步进行记录和绘制,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可以完全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可以大致的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2.什么是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指的是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再具体点的来说,社会性可以是环境适应能力,社会规范、人际交往以及技能掌握等。幼儿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将幼儿的发展分为生理和心理来说,生理的发展指机体的正常生长(形态的增长)、发育(功能的成熟),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心理的发展指个体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如认知结构的变化、性格的变化等。因此,可以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看为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相互作用产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性格的变化,从而促进个体认知、社会情感、意志情绪等的进步和完善。
二、巧用景区美食广场促进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交流“寻找美食店”,促进人际交往智慧
导读:
虞永平教授指出:“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做符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感受多方面的经验,做有挑战的事让幼儿 不断有新鲜感。”
镜头:
要想让幼儿真正的有所行动,那么必定要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如在一次谈话当中,我问道:“在我们幼儿园附近的瘦西湖有许多好吃的美食店,你认为是哪一家呢?”说到美食,仿佛是开启了幼儿的话匣,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哆哆说:“我觉得是虹桥坊里的哈根达斯最好吃!”朵朵说:“应该是虹桥坊的烤鱼最好吃!”布丁说:“不不不,肯定是趣园的美食最多。”这时,有的小朋友还说“妈妈最喜欢去宋夹城,我觉得应该是宋夹城的美食最多。”话音刚落,小熊小朋友又开始反驳了:“美食广场的美食是最多的,因为那里到处都是美食。”孩子们争执不休,各有各的说法,场面一直僵持不下。我说:“该怎么确定那个地方的美食最受欢迎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说道这里,孩子的注意力从美食转移到“想办法”这里,帅帅说:“我看电视上都是投票选择的。”嘟嘟说:“是啊,那我们就用投票的方式呗!”萌萌说“老师帮我们把这几个地方的名字写下来,大家投票呗!”于是,我便遵从孩子们的意愿,帮助孩子们把虹桥坊、趣园、宋夹城、美食广场这几个最受幼儿欢迎的名字写在一个白板上,孩子们全员参与投票、计票,在经过比较滞后,我们得出“美食广场”是美食最多且最受欢迎的地点。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在围绕“最喜欢哪家店”的问题上开展讨论,促进幼儿回忆联系平时的生活,提取生活经验,引发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在交流的时候学会了认真表达和注意倾听的品质,让幼儿学会了解决困难、尝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计数和比较,从而通过结果进行说明。这样师幼讨论、幼幼讨论且又自然而然的问题探讨过程不就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吗?
(二)实践“参观体验”,助推自主克服困难
导读: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为了能够让幼儿以最直观、直接的方式得到社会性发展,我们必须让幼儿通过参观实践,走访调查的方式,让幼儿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了解社会生活,感知社会生活。
镜头:
在选出了美食广场是美食最多的结果之后,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例如:1.美食店里有哪些工作人员?2.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3.顾客应该怎样文明进餐?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我决定鼓励幼儿以实践参观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自求知。
孩子们来到瘦西湖里的1757 美食广场中的美食店,帅帅说:“这些人穿着工作服,他们肯定就是工作人员了。”其他小朋友一致赞同。第一个问题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的方式得到答案。紧接着萱萱说:“美食店里的这些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呢?”这下小朋友们决定亲自上前询问一番了。孩子们鼓起勇气向工作人员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工作人员也非常配合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答案。孩子们这时在观察顾客用餐的情况时,有的客人随地吐痰,有的人大声说话,有的带着孩子哭闹不止。于是,孩子们认为文明用餐应该是:1.不插队;2.不大声喧哗;3.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分析:
此次实践参观之旅收获满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幼儿们在参观实践当中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涂鸦记录能力的发展以及观察分析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亲社会的行为。
(三)学习“餐桌礼仪”,内化幼儿社会规范
导读:
我国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与礼仪代代相传,更是应从娃娃抓起。
镜头:
在实践参观中,幼儿们对文明进餐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餐桌礼仪。于是,我们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围绕着进餐的顺序分为“餐前”“餐中”“餐后”三个部分。幼儿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负责其中一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我们得出结论:餐前——洗手准备、安静等待、主动排队;餐中——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餐后——收拾桌面、保持整洁。
在学习了餐桌礼仪之后,我们将这些餐桌礼仪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用餐时间,每个人都严格的遵守其中的餐桌礼仪,做一个文明的“食客”。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 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们在小组讨论之后会自觉的说出自己认为的社会规范,孩子们更积极的去遵守,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做到“节约粮食”,传承中华优良美德
导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儿们由“美食广场”衍生出了问题“粮食是怎么来的?”,根据幼儿们的问题,我们又开启了一段探索之旅。
镜头:
一天,小朋友们吃到了好吃的玉米,便开始着观察玉米的形状、颜色、口感等等,并能够自发的运用涂鸦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幼儿们又自发的从家中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种子进行分享,例如黄豆、红豆、绿豆、向日葵种子等等。经过绘本阅读、科普宣传片等方式,幼儿们还知道了“原来种子还有可食用种子和不可食用的区别”。“种子在泥土当中是怎么一步步的变成粮食的呢?”幼儿们回到家里与父母一起探索搜集资料,来到幼儿园之后大家一起交流探索,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因此,在幼儿们有问题时,教师的鼓励和支持能够给予幼儿很大的帮助,能够鼓舞着幼儿不断的前行探索,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答案。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教师的角色(冶春游戏)
(一)提供材料和条件,做幼儿的支持者
目的:引导幼儿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在经过实践参观等一系列的探索之后,幼儿们说:“我们也可以在幼儿园里开店呀!”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一家早茶“小冶春”诞生了。可是,小冶春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开张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是请幼儿们自己找一找家里有没有能够放到小冶春里的材料。第二天,幼儿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材料,例如玩具“小笼包”,也有的幼儿把家里的“厨房仿真玩具”带来了幼儿园。可是,小冶春里的材料还是太少了。其次,面对问题的出现时,我没有直接给幼儿解决,而是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去想办法制作“食材”解决困难。
何为社会性发展?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指出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幼儿们通过大胆想象,巧手制作出了蒸饺、狮子头、面条等等特色早茶食品。
(二)参与幼儿的探索,做幼儿的合作者
目的: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小冶春的店铺终于开张了,可是怎么售卖食品,又怎么分工呢?面对幼儿的系列问题,我决定陪伴着幼儿共同探索。我们一起回忆参观实践中的经历,回想美食店的工作人员有哪些,分别做着什么事情。经过讨论,幼儿们认为美食店里应该有售卖员、收银员、服务员以及厨师。
何为社会性发展?那必定是要幼儿在问题之中去提取平时的生活经验,不断亲近社会、亲近他人,学会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观察幼儿的行为,做幼儿的观察者
目的: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在确定了店员之后,店铺正式营业。开张当天,场面一度混乱,服务员忙的团团转,客人很不耐烦。问题出现了之后,游戏无法继续,幼儿停下来思考:我们该怎么呢?这次我选择做一个观察者,去看看幼儿们会怎么解决问题。幼儿们围坐在一起商量着,决定收银时由两个人一起,一个人负责收钱,另一个人用涂画的方式“出票”,出票后拿给厨师制作食品,客人在点完单之后便静坐等待,文明用餐。
何为社会性发展?着一切过程看似是游戏,实则社会规则无处不在。比如店员要有责任心,需要做到热情的招待客人,而客人则是需要排队取餐,文明用餐,大家一起维护“小冶春”的环境卫生,遵守“节约”的美德。
四、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 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在此次“景区里的美食广场探究实践”游戏为例,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瘦西湖始终一体,一步步的支持者幼儿自主走出去,引进来,不断的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促进了幼儿会观察、去交流、亲社会、解难题等各项社会性的发展。同时,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还需要在之后的生活当中不断的延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虞永平.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J].幼儿100(教师版),2016(12):28-30 .
[3]郭红梅.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J].山西教育(幼教),2020(11):45.